close

   

投影片1

我們在2015年成立了一個全新的組織──全國大學天文社聯盟。聯盟的成立,正在試著擴展臺灣天文界的版圖。

投影片2  

一個天文人的是漸漸養成的,如果在他的學習過程中需要有源源不絕的活水注入,或提供他充分發揮的場合,他才能將這項興趣健全起來。高中天文社經常是大家認識宇宙的啟蒙,而未來有機會進入天文學術界、業餘天文界或天文教育界,在這之間大學天文社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承接角色。又因為我們在大學開始有了較多自主發揮的空間,並選擇人生的道路,於是一輩子的興趣與理想,經常是在大學時代鞏固的。大學天文社,恰恰提供了發揮的空間與探索的機會。

投影片3

我們目前得到的數字是,全臺灣347個普通高中,有81個高中天文社;共有68個大學,其中有26個大學天文社。聽起來數字比例是滿高的,然而實際狀況,它們的發展通常是不太好的。我們親身投入之後,發覺這個體系是相當不健全的。過去幾年,許多大學天文社遇到嚴重的困境,直到前年中部某間國立大學天文社倒社時,我們意識到這個危機,我們必須站起來改變這個情景。大學天文社的困境主要來自三個因素:第一,學校補助普遍比高中少了很多,許多學校儀器相當缺乏。第二,大學天文社過去與教育界、業餘天文界的連繫較弱。第三,當代大學生的活動選擇越來越多,網路世界就已經滿足很多需求,參加社團的人數也少了很多。這個狀況下,天文社沒有人、沒有錢、沒有資源,我們沒辦法良好發展。我們必須站出來改變這個狀況,我們必須採取策略!

  投影片4

突破困境的第一步,就是提供大家一個經驗交流、資源共享的平台。例如說,合作舉辦戶外活動,每校03組的儀器,每個人卻能接觸到10台儀器。這件事對於缺乏儀器的社團是非常有用的。在這樣的想法下,我們去年5月跨出了第一大步,在烏山頭水庫辦起了第一屆全國大學天文社聯合論壇,有聯誼活動促進人員的交流,有各校發表時間促進經驗的交流,有夜間觀測促進儀器資源的交流。那時候我大家告訴大家,每個社團都很辛苦地走過來,從前我們都在各地分別望向這片星空,但是今天不一樣了,我們不再孤獨了,我們要讓燦爛的力量遍地開花。

  投影片5

事實上,第一屆論壇是在一個非常艱困的環境下辦起來的。舉辦的過程中一波三折,發生過很多次衝突,每一次開會一定會吵架。這是因為大學天文社的歧異度非常高,有些重視社員的聯誼,有些重視活動,或是專業學術、天文攝影、藝術浪漫、偏鄉服務、科普推廣,也有單純是社員喜歡去戶外觀星的。各種形態的天文社都有,但是它們的名字都叫做「天文社」。我們開會的時候,坐下底下的每個人都叫做「天文社長」,但是他們所代表的天文社是完全不一樣的社團。所以,我們發覺唯一能整合大家的方法,就是採取一個最多元、開放的態度,我們的活動必須是開放式的平台。

  投影片6  

就現實經驗來講是這樣,那如果從理論來談也是一樣。「天文社」的定義是什麼?每個人對這三個字的定義完全不同,不像熱舞社、登山社,這些社團不會發生這麼大的歧異度,還滿明確就是做那些事情。這是天文的特殊點,因為天文的內涵太廣闊了,天文可以是研究室裡深奧的學問,也可以是任何一個人抬起頭就看得見的星星。天文社本來就可以被賦予各種不同的定義。但是天文又是實體的東西,又不像有些社團高談一些團隊合作啊、社會參與啊,但是從來不知道它的實質內容是什麼。天文是實質的東西,但是採取的觀點可以有高度的歧異,所以多元開放可以讓它更有活力。

這些原則應用在大學社團會是如何?我通常會用三個面向來談社團的功能:聯誼、學術、服務與推廣。由於天文的高歧異度,每個社團勢必在這三者中注重不同的面向。各個社團在這三個面向當中的取決,是有強有弱、面貌不一。這是大學天文社的基本結構,我們很難定義大學天文社是什麼,但也很難說誰對誰錯,他們做的都有道哩,都有一定的價值,都可以對附近的人發生一定的影響。那我們就用多元開放的原則來做這些事。我經常開個玩笑說:「我們的原則是什麼呢?就是沒有原則。」

投影片7  

我們在20155月辦完第一屆聯合論壇之後,將活動幹部改組為常態組織,這時候「全國大學天文社聯盟」就誕生了。組織的架構,聯盟最高層是一位主席、三位副主席組成的最高決策圈,是以卸任社長為主。每年固定舉辦一次聯合論壇,是現任社長擔任總召與活動幹部。各區域也有分區負責人,待會給大家看分區地圖。這是一個學長姊帶學弟妹的概念,要讓這些東西不斷傳承下去,學長姐辦完活動不會跑掉,還有主席、副主席的職位。

其實把各種天文社的特質全都包容在裏頭,這樣就可以達成更積極的意義──讓天文走向人群,各種人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參與天文。我們組成的聯盟,就是在這些分項所展延出來的一個空間裡。它的特色是以行動來將天文走向人群、完成一幅較為健全的天文圖像、並且具有跨地域的特色。

投影片8  

我們來談聯盟的實際作為。聯盟的基礎支柱是維持每個社團的基本運作,所以要在底層做大家的支持者。每個社團在聯誼、學術、服務推廣都有它的特色,這些特色各不相同,但聯盟要扮演支撐大家的地位,支持各種不同的天文社。

投影片9  

第一個當然是緊急救濟,我們不希望看到一個天文社輕易倒下。這項最後一道防線,卻已經在聯盟第一年出動了,有面臨危機的社團向我們求助。第二,減輕各社團的負擔,包括財力與人力的負擔。例如我們去年919天文日的時候,統一製作明信片,大量印刷,一張成本不到1元,我們賣一套520元,賣得非常便宜,但大家仍然可以獲得一點額外資金。又例如最近我們在籌備第二屆聯合論壇,有些友社的朋友略帶尷尬的說:「我們今年人力比較不足,有可能無法出人力。」我們就回答:「當然沒關係啊,這就是聯盟的功能了。每個社團多少都會遇到人力比較缺乏的時候,這個時候別的社團就可以cover一下啦!」每年舉辦一次聯合論壇,也有這樣的目的。第三,提供額外的資源,讓社團運作更豐富。知識與經驗的交流,例如昨天我們召開第二屆聯合論壇籌備會,這個開會的過程就已經是知識與經驗交流的良好時機了。討論太陽觀測活動的時候,有個學校說他們有「日珥鏡」,這時才發現很多人其實並不知道那是什麼,等於就學到了一個新的東西。活動資訊的交流,網路平台互相轉告活動訊息,我們最近也要把一個「全台灣天文社大串聯」改制成公開社團。另外,許多學校都說,大型活動比較容易向學校申請經費,聯盟創造的合作活動提供了這樣的幫忙。

投影片10  

更進一步,聯盟作為一個組織,它完成了它本身的積極意義,就是「學生天文界的建構」,這是一個由學生自主發起、自己領導、自由發揮的天文社群。這時聯盟本身帶有自己的社團三面向,也就是聯誼、學術、服務推廣的目標。而每一面向都是以多元開放原則為基礎。

投影片11  

以聯誼來說,可以分兩部分講,第一個是以大學社團的立場來說,參加的人有一個很簡單明瞭的理由,就是交朋友。聯盟讓更多人認識更多的朋友,說不定遇到一輩子的合作夥伴。昨天開會後,各校天文社幹部一起吃飯聊天。這個過程中,也讓活動幹部獲得公眾參與的經驗。第二個是天文社群的立場上,聯盟促成了學生與天文界的互動。大學天文社是學生自己領導,但也需要與天文界互動。照我們第一張投影片的圖來說,大家必須有足夠的互動,才能維持整個天文社群的健全。

投影片12  

接下來是學術的部分,第一是天文觀測的資訊整合。我們希望透過聯盟的力量來做全面性的資訊整合,例如今年日偏食的時候,我們整合了各地的發生時間與活動資訊。第二件事情是學術活動整合,例如上週台大、清大天文社合作一場連線演講,接力兩場演講互相轉播,兩個社團、甚至收看轉播的民眾,都可以聽到兩場演講。第三個是資料庫的建立,我們目前在規劃場地資料庫、教學資料庫,也可以作為大家的資源共享。

投影片13  

投影片14  

投影片15  

服務推廣的部分,第一個是讓天文走向人群,如去年919天文日的街頭天文活動,聯盟用明信片活動來吸引更多人,讓天文走向人群。第二個是地域特色與跨地域的交流。全國大學天文社聯盟必須是全台灣大家互動的,每個地方都有地域特色,我們為了地方發展、地域交流以及平常開會方便,就劃了五個分區,北一區、北二區、中區、南區、東區。目前我們看到加入的人已經越來越多了,這個自主發起、自我領導、自由發揮的學生天文界已經慢慢形成了。昨天大家開會的時候,是利用分區視訊,每個區找一個學校為東道主來開會,五個區共同視訊。從照片看到,已經滿多人一起參與這件事情了。

投影片16  

投影片17

我們在六月底要舉辦第二屆全國大學天文社聯合論壇,很感謝南瀛天文館跟我們合作,提供場地。在聯合論壇及各種聯盟工作當中,希望尋求跟更多人合作的機會,包括天文教育經驗交流。也包括合作街頭天文或偏鄉服務活動,因為大學生最能提供的就是人力與熱情。天文日的合作活動也是一樣,大學生有非常多的潛在熱情去做這些事。另外,也希望大家來參與資料庫的建立,或利用網路平台互相轉發資訊。

  投影片18  

投影片19  

我們可以看到,在大學天文社群裡面有非常多元的圖像。去年舉辦第一屆聯合論壇時,利用倒數照,每一天做一個大學天文社的介紹。每一天的介紹完全不同,都非常有特色。在這樣多元交匯的天文圖像之下,我們希望可以讓天文慢慢走向人群。919天文日的時候,我們聯盟有拍照打卡贈送隱藏版明信片的活動,就有一群印尼的學生來參加,很開心地合照。大家看到天文好像滿有趣的,天文就能走向人群。

投影片20  

我們在做大學天文社整合的時候,發現對於「天文是什麼」,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太一樣。我們要做的事情,就是讓每個人都可以去追尋屬於他自己的答案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auls890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