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1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颱風前的細雨,讓三峽祖師廟的廟埕變得空曠,反倒清晰聽見帶著稚氣的高聲吶喊:「烤玉米,四支一百元!」今天是中秋,臺灣各地飄著烤肉香,都是風雨無阻的,但這攤烤玉米的燻煙引人注目。

3043    

是兩個小孩子在賣玉米。他們挺有自信地說:「颱風天啊,玉米的貨是很難拿到的喔,很少人可以進到貨。」進貨啊,三角湧的人總是懂得進貨的。大嵙崁溪(今大漢溪)、三角湧河(今三峽河)圍繞出的這塊土地,清朝時就是水路交織成的商業重鎮。

人們現在頗喜歡重拾古地名,是比較有鄉土之感吧。「三峽」表達的是山,讓人忘記從前河運重鎮的地位。而古名「三角湧」講的即是水,而河川的意象就清晰了吧。路過老街上的服飾店,竟也使用「三角湧」為店名。這令人聯想到以菁染料的染布業繁榮的聚落,那消逝的三角湧啊!

DSCN2981  

pauls890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是一個暴雨的枋寮。

從前對枋寮的印象總是這樣的:「甜甜的甘蔗甜甜的雨,肥肥的甘蔗肥肥的田。」每次在枋寮換車時,路過枋寮車站前的廣場,都會看到地上印刻余光中的這首〈車過枋寮〉,那是一個祥和的枋寮意象。去年漫步在細雨的枋寮漁港,熙攘的交通、豐饒的產業,也給人祥和的印象。

3221  

枋寮是通往南方恆春半島的交通入口,挾著平原的尾端,過了枋寮就只剩下狹長的枋山海岸可以作為孔道。清代番界的南界即劃在枋寮,以南是鮮為人知的禁地。1874年愛沙尼亞軍人艾比斯來台遊歷時,這樣寫著:「過了枋寮,地方上的特色速變,長滿作物的農地和蓊鬱的菜園都不見了。等到枋寮的最後聲音、最後的貧瘠馬鈴薯田都在我們身後時,所有人的生命、活動的跡象都停止了。」[1]這卻映襯出枋寮「最後的聲音」,所代表的重要地理位置。

過了二十年後,臺灣割讓給日本後,日軍從臺灣北部一路往南進攻。日軍生怕攻打台南後,「不逞之徒」一直往南退,[2]乾脆南北包夾台南城。於是,日軍選擇掐住平原的尾巴,從枋寮登陸。領導這個第二師團的就是乃木希典將軍,他後來擔任第三任臺灣總督,最後在明治天皇逝世後,以最壯烈的方式,切腹為天皇殉死。18951011日,乃木師團的西京丸、八重山海艦洶湧而來。那天早晨,天氣晴朗,枋寮海岸卻襲來暴雨般的大軍。

pauls890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410  

「拍一張有劇情、有故事的照片。」橋上的廣告布條吸引了我的目光,這是一個婚紗攝影公司的廣告,底下還覆蓋著幾層布條。這些布條都已老舊褪色,說不定電話號碼早已更換,但從未有人拆下布條,就像考古遺址一般,層層疊起了城裡的劇情。

那是由時間延展出來的劇情。在大時代的微小片刻,一輛復康巴士從布條下駛過,它為行動不便的人士提供協助。車流之間還有一台攤車,緩緩斜跨過十字路口。一位婦人推著她販賣甜甜圈用的車,推到對面的轉角停下,並拉起一大塊藍白帆布,包住車子的四面。收工後,她沿著斑馬線徒步折返。

很少人記下這些看似平凡的情節,我也不知如何揣摩他們生命的故事。我們總是只見到旁人生命中的一隅,孰知一張照片背後是什麼樣的劇情呢?有時又不禁疑問,秉著人性到底是該熱血沸騰地關懷周遭人事,還是平淡無奇地掠過人生百態呢?我想,還是作個默默的觀察者,從每一剎那的影像裡,略知生命情景的深邃。

DSCN2416  

pauls890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從玉井虎頭山下山的半路上,有一位中年婦人,拿著一個小水桶採收著芒果。她戴著草帽,身穿白色帶有斑點的薄長袖衣褲,打扮樸素,乍看之下是專職的農人。正好奇這個人的來歷時,她忽然叫住我:「你現在才下山喔?」

我說:「剛才上山的時候遇到雨,在紀念碑那裡的涼亭坐了一陣子,等雨停了才下來。」

她說:「下雨前我看你經過,還以為你已經要下山了,才會覺得奇怪,想說你這段路走了那麼久。」原來我的觀察力還不夠敏銳,路旁有人看著我經過,我卻沒注意到。

2041  

↑玉井虎頭山

pauls890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週六下午的蕭壠文化園區,許多小孩子跑跳玩耍,又由他們的父母帶進兒童藝術館,享受暑假的時光。另一頭,有間較少人走入的展示室,名為「西拉雅館」。

這間展館介紹蕭壠社歷史背景,以及西拉雅文化的特色。展覽的專業水準相當高,考古與文獻兩面並陳,一方面陳列南科考古的豐碩成果,包括生業用的工具、以及交易得來的玻璃、瑪瑙等;另一方面說明早期外人拜訪平埔族,而留下的幾份重要文獻,包括1603年陳第〈東番記〉、1623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商務員亞當(Adam Verhult)的〈蕭壠城記〉,這些都是關於平埔族的重要史料。

DSCN1654  

↑南科考古成果

由於在歷史系的課程中讀過以上文獻,並粗略了解早期南臺灣「四大社」(蕭壠、目加溜灣、麻豆、新港)的脈絡,這個展覽中的圖像與實物令我印象深刻。展覽中利用大看板印製荷蘭時期的古地圖,標示出四大社位置,以及漢人、荷蘭人、日本人的聚落位置,令人一目瞭然。此外,我們經常在文獻中讀到的「鐵鏃」、「鹿皮」、「公廨」,這些與平埔族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,在這個展覽中都以實物呈現,忽覺史料中的文字都躍然紙上。

pauls890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DSCN1722  

↑中山大學文學院旁的登山口

由於這次的目的,是來體驗日軍攻上大坪頂砲台的過程,並沒有那麼在意從哪條路上山,於是遇到岔路時,我就索性走了進去。一開始,還有清晰的步道,以及輔助的繩索。不一會兒,草叢開始貼近身子,還需撥開荊棘才能通過。由於前幾天下過雨,草木表面還附著水珠,衣服就如淋過雨一般的濕潤。而這附近長期是軍事要塞,扼守著高雄港,因此路旁還見到廢棄的小倉庫。

路越來越窄,乍看之下路已經斷了。不過,仔細往草叢的底部看去,還有一條約莫三十公分寬的痕跡,植物較周遭稀疏,可隱約看見土壤的色澤。這些前人拓出的路,蜿蜒攀過這片似有瘴癘之氣的叢林。為避免被銳利的葉緣割傷,腳步抬得很高,每一步都將惱人的蔓草踏在鞋底下,才利於前進。

DSCN1725  

pauls890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個寒假,以極端且近乎泡沫的浪花去衝撞。其實我沒什麼衝勁了,只是我想再次放縱地衝撞山海,我想悄悄地邂逅小鎮。我想把一切痛苦放回山河村落之間,由天地決定下一步的旅程。漸漸地,我習慣了流浪的生活,安於行腳半路之處。終於連在台北的時候,也像是在流浪一般。

有時,好似打轉一圈回到原處,比如說我行經宜蘭九次。不過,頂著漂泊的身子,才重新瞥見那些漂泊的人事物。移動的時候,才能真正靜下來思考,又一面以最悲的心態閱讀著大地。一切喧囂都在我之上,仰頭看看也好。天地本為不仁,一波又一波的白浪兇猛地打來,也不必大驚小怪了。

0028  

↑太麻里海岸(2015.2.17)

天地不仁,草木動物都在無情的天地間運行。人類也一樣,無以撼動天地大勢的潮流,只能隨著浪濤漂泊。因此萬物是悲的,而如此的悲就讓它們永久處在謙卑的姿態。站在低位能的地方,也就不必擔心墜落的傷痛。

pauls890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星期日布展過程中,恰好從社辦的櫃子裡找到一幀獎狀。這是救國團的青少年期刊比賽,天文社刊物《觀星者-今日科學》獲得大專組學術性期刊類甲等獎。

那是民國86年的事情了,得獎的是第六十二期。在這之後並不是刊物得不到獎,而是根本沒再出刊──只有民國92年出了一本較薄的六十三期。這兩本的出版已相隔七年,而六十三期至今又相隔十一年。這十八年的歲月,又將如何於一時撼動呢?

今天下午,林法勤老師前來展場。老師是當年科研社改制為天文社過程的重要人物,也是自建台大天文台的發起者。上次訪問老師時,我真的大開眼界──從前的天文社原來有這麼宏大的格局!「當年招收到200多位社員。」那些數據初始我不敢置信,而後開始以這些歷史來激勵自己。任何我想過的事情,前人都做過了,今日難道不能讓它們一併再現嗎?

老師聽到我們要將《觀星者-今日科學》復刊,則建議我們,該把這本刊物定位為「學生版的《科學人》」!我當時才意識到,編輯刊物可以不只是「社刊」的水準而已,可以讓它變成品質甚高的科普刊物。

翻閱從前的刊物,真的不輸給外面出版社印製的刊物,每篇都是發人深省的科學文章,甚有有許多文章具有很好的學術價值。尤其是第六十期堪稱經典,不但有天文學史專家黃一農教授撰寫關於「熒惑守心」的考證文章,還有林法勤老師所寫「自建台大天文台」的實錄,另有一篇名稱於前一陣子上報──郭兆林教授在大二時撰寫的文章〈超光速噴射流?AGN的一個有趣現象〉。第六十期的輝煌,能夠再二十幾年後重現嗎?我不敢說自己能夠做到如此,但每當這本黃色封面的刊物,再度於我眼前或夢間閃過時,不敢不敬佩學長姐當年擁有的格局。

pauls890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天文」在許多人眼裡,經常是抽象的概念;但在台大天文人的眼中,天文是再具體不過的東西。經由親身參與的活動,我們讓抽象的概念具體化。

本次二十五週年特展「水河澹澹,星漢燦爛」當中,呈現著「親身體驗」、「自製」的想法,這些想法將許多概念具體化。例如活大舊天文台文物中,讓我們看見學長姐自建天文台的氣魄──重點在於,學長姐真的把腦中的構想自己建造出來,甚至赤道儀都是自製。又如觀測活動的呈現與天文攝影作品展,都表達著親身出外觀測才能學習到的事。

我們並不容易完整向人口頭表達「觀測活動」如何,而此次我們透過展示品的設計,讓抽象的感覺轉化為具體的物。在此能體會,我們透過布展的過程,把那些還不夠具體的事物,具體建構在有限的空間中。之所以有必要這樣做,一方面是想達到向群眾表達的功效,另一方面則是基於這點:有太多我們所知道的、曾經知道卻遺忘的、或者不曾知道的事情,組合在天文社的上下四方與古往今來。「上下四方」即是「宇」,「古往今來」則是「宙」,我們在宇宙裡懵懵懂懂地打滾,在社團的運轉之下也是懵懵懂懂地打滾。我們需要一個整合。

這次舉辦二十五週年紀念展覽,我們的目的就是讓那些懵懂的臆想、片段的靈機,在一個仍不需考慮相對論來定義大小的展場空間中,被徹底地具象化。不論是觀看社團的時空,或者觀看整個宇宙的時空,我們想讓那些知識與美,以完整的架構擺設在展場中。於是我們展出社史的時間軸,也展出了宇宙膨脹的時間軸,把「時間點」的概念具象為一個維度的「時間」,並以具體的空間──也就是展場的空間──來呈現。

把「點」擴展為「線」,就可認知到「當下」具有「繼往開來」的功能。二十五週年社慶,達成的絕不只「慶祝時間點」的意義。以「繼往」來說,當我們完成了時間軸的展板、陳列了過去的社刊、擺設了舊天文台的文物,等同建構了一部具象的歷史。我們整理出學長姐做過的事情,不僅在學長姐到訪時感念他們對社團的耕耘,更在任何時候明瞭,台大天文社到底擁有怎麼樣的格局。

pauls890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第四天中午飯後,從熱鬧的小町通轉至若宮大路。這條路十分寬廣,兩側有些不甚顯眼的旅社與古早的木造店鋪,人潮比小町通少了很多,襲來一陣空曠而懾人的氣氛。 

DSCN0770  DSCN0789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↑小町通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↑若宮大路

 

若宮大路──鎌倉時代的政治中心

pauls890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築地本願寺的本尊阿彌陀如來像之側,還藏著幾個神像或御影。其中有尊像的頭幾乎被蓋住,神秘地立著。那是聖德太子。

從一尊聖德太子像聯想

走在關東地區,若要述說西元十世紀以前的故事,似乎不太容易。不過,經由這些事物的聯想,仍可以發掘鎌倉時代之前的遺緒。

本願寺屬於淨土真宗,開山祖師親鸞(1173-1263)主張「肉食妻帶」的在家佛教。由於聖德太子(574-622)在俗世勤於公務、擁有家庭,沒有剃度而鑽研佛法,並將佛教融入國家社會的生活,即是親鸞所主張「非僧非俗」的典範。[1]親鸞尊其為「和國之教主」,也因此我們在築地本願寺能看到聖德太子像。

DSCN1714  ←築地本願寺的聖德太子像

pauls890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去年修史學導論課程時,有次邀請了中研院近史所的孫慧敏老師來演講,講題是「歷史研究成果的多元呈現形式」。演講當中,老師強力推薦「江戶東京博物館」,認為他們設計的手法非常高明。課後我向老師請教了一些關於策展方法的問題,因此印象非常深刻。

這次前往江戶東京博物館,可謂慕名而來。於是除了江戶歷史的展覽內容之外,我更著眼於這裡的展覽手法。

讓人身歷其境的巨大模型

博物館的常設展位於五、六兩層樓,設計的動線十分特別──入口位於六樓,首先進入第一代木造日本橋的1:1大小模型,自橋上穿越五樓的空中,抵達另一側的展區。接著再沿著參觀動線,從六樓走至五樓參觀。

DSCN0235  

pauls890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座大都市,每天有太多新的事物湧入,以至於我們忘記了它的故事。台北也好,東京也好,正因為走在世界的尖端,我們忙碌到沒有時間揭開它最新一層的布幔。


城市的布幔是一層一層蓋上去的。人們習慣於辦公大樓林立的大都會,也習慣於百貨公司與現代娛樂遍布的大都會,而這些事物都是一層層疊上來的。層層疊疊的過程中,包括了傳統,也包括了現代。因此,我們閱讀的城市故事,並非只存在於今日喧囂的人群;相反的,當然也非只存在於幾百年前留下的遺跡──而是這些事物共同組起的時空脈絡。

DSCN0115.JPG  

↑上班時間的東京地下鐵車站

pauls8908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